Skip to main content

Posts

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effect size

新研究指抗抑鬱藥有效,是否為抗抑鬱藥的爭論劃上句號?

新研究指抗抑鬱藥有效 , 是否為抗抑鬱藥的爭論劃上句號 ? 新研究無法證明抗抑鬱藥有效 ,所以答案是不能。 2018 年 2 月 2 1 日,一隊 以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副教授 Andrea Cipriani 領導的研究小組在醫學期刊 <The Lancet> 發表了他們研究結果 1 。媒體對此結果大肆吹捧,而一些精神科教授更紛紛道出這個研究結果,可清晰地顯示這些抗抑鬱藥能有效改善心情、協助人們抵抗抑鬱,終於為圍繞抗抑鬱藥的爭論劃上句號 2 。 既然 Cipriani 領導的 研究結果能有如此決定性,那請大家親自看看,請點擊此開啟研究結果。若你看了,察覺到這研究結果有點問題 ? 那你便和英國精神科醫生 鐘安娜‧蒙克里夫 ( Joanna Moncrieff) 一 樣。她指出 :「 這項以 分析 522 項臨牀試驗的數據,涉及 116,477 人,來總結在緩解抑鬱發作症狀上較安慰劑( placebo )更有效。但她發現到以 下的 問題 : ( 問題 1. ) 在 522 項臨牀試驗的數據中,並非所有試驗是 『 抗抑鬱藥跟安慰劑 』 的比較,有部分是 『 一種抗抑鬱藥跟另一種抗抑鬱藥 』 的比較試驗。 鐘安娜 醫生曾經做過研究發現這種藥與藥比較的試驗可得到較 高 的 效應量 (higher effect size) 3 。 因為這個原因, Cipriani 的 研究讓 抗抑鬱藥顯得有較 高 的效應量 。 4 」 ( 用普通人的說法,如果你想得出結論:蘋果比橘子更美味,那麼你所有分析必須要使用蘋果和橘子之間的 比較試驗 ,你不能使用富士蘋果和蜜蜂蘋果之間 比較試驗 或密歇根蘋果和華盛頓蘋果之間的 比較試驗來作研究 。 ) 她 更 指出:「如果你去 研究報告 ( 第 1360) 頁 一看 ,你會 發現若我們只看 『 抗抑鬱藥 跟安慰劑以緩解抑鬱症 的療效比較 』 ,其效應量值 (SMD) 只得 0·30 , 即抗抑鬱藥多於安慰劑在緩解抑鬱症的成效影響是很小,肯定 而言 ,抗抑鬱藥沒有臨床成效 。」 ( 註:根據 Cohen 的標準,效應量值 = 0.2 屬於小 ; = 0.5 中 ; 0.8 大 ) 5 , 這 跟 報告的結論完全相反 ! ( 問題 2.) Cipriani 的 研究 是 用 了 反應率 (res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