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Posts

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抗抑鬱藥

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會令你食上癮嗎?

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會令你食上癮嗎? 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 絕對會 令你食上癮 !!! 來自倫敦東部,現年 34 歲的精神病醫生 Tom Stockmann 在服食 Cymbalta (即度洛西汀, Duloxetine ) 18 個月後停止服用,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。為了安全地減少處方,他開始打開膠囊,每天除去一些藥物顆粒,以便逐漸減少劑量。他說:「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徹底停藥。我知道有些人會出現脫癮症狀,但以往我不知道有多難。」 1 如果您認為這只是一個個人案例,請讓我們看看紐西蘭所做的研究 ---- 麥瑪斯達大學( McMaster University )的 Dee Mangin 博士帶領紐西蘭一個研究小組完成了第一個嚴格的長期脫癮試驗,該團隊在 3 個城市招募超過 250 人,他們長期服用 Prozac (即氟西汀, Fluoxetine ),並且有興趣減少服藥。當中 3 分之 2 的人服用了這種藥物超過 2 年,餘下 3 分之 1 服食超過 5 年。 團隊隨機分配予參與者兩種方案,一種是緩慢減半,每天服一粒膠囊,在一個月內或更長時間,逐漸降低當中的藥物量。另一半是令他們相信所服的藥正逐漸減少,但實際上保持了其正常劑量的膠囊。研究人員對這兩組進行了一年半的追蹤調查,結果將於未來幾個月公佈。但有一個問題已清晰浮現, Mangin 博士指 有些人的脫癮症狀非常嚴重 ,以至無法停藥:「即使緩慢減量的是半衰期較長的藥物,這些人也有明顯的脫癮症狀,要重新開始服藥。」 2 許多嘗試停藥失敗的人指,他們事前並不知道會有類似染上毒癮的「脫癮症狀( withdrawal symptoms )」。脫癮症狀又被稱為「停藥綜合症( discontinuation syndrome )」,此前從未受製藥商或政府監管機構關注。相關機構多認為抗抑鬱藥好處遠高於傷害。直至今天,仍只有少量數據顯示長期服藥的影響,而現實中已有數百萬人離不開抗抑鬱藥。 3 可悲的是,許多精神科醫生會將這些脫癮症狀視為精神疾病復發。 美國精神科醫生 JosephGlenmullen 教我們如何區分脫癮症狀 和 舊病復發 , 請看下表 4 : 屬脫癮發作...

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是否可以治療精神病或改善情緒?

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是否可以治療精神病或改善情緒 ? 不可以 ! 世界各地一些有良知的精神科醫生和教授一致對上述問題說不。 美國資深精神科醫生 彼得‧布金利 發佈 : 「 沒有精神藥物能糾正大腦生化不平衡 、 其他大腦缺陷 、 腦部失調或改善大腦的功能 。所有影響大腦和思維『工作』的藥物都是使大腦和思維失去部分地運作能力。 所謂的治療效果從來是使腦部失去能力。 」 1 美國精神科醫生 凱莉‧布羅根 指出 : 「 長期以來的科學研究已多次表明,抗抑鬱藥會使心理疾病惡化,還不說肝損害、出血、體重增加、性功能障礙、認知功能降低等危險。 」 2 丹麥醫生及醫學研究員 彼得‧吉殊 在其書中記載 : 「在美國和歐洲, 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有超過五十萬人死於精神科藥物。這使得精神科藥物成為繼心臟病和癌症之後的第三大死因。」 他解釋說,「我們目前可減少使用 98 % 的精神藥物,亦同時能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機會。」 3 瑞士臨床心理學家 米高‧亨加納 總結 : 「 強烈依賴製藥業資助的研究導致了對抗抑鬱藥不加批判的認同。 由於諸如出版和報告偏差,評估員揭盲結果,隱瞞和重新編碼等幾個漏洞,抗抑鬱藥的功效被系統地評高,並且其傷害系統地評低。 因此,我得出結論,抗抑鬱藥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 , 並且有潛在害處。 」 4 根據十五年的研究,英國心理學家 歐文‧基爾希 博士 總結 醫學界認為精神病治療的基石 : 用抗抑鬱藥 , 只不過是錯誤的共識。 5 巿場上大部份的精神科藥物都是美國大藥廠研製,當你明白美國食品藥物協 (FDA) 會是如何審判精神科藥物,你必感到震驚。 FDA 只需要藥廠提交兩項正面臨床試驗結果,這種藥物便會獲得批准可合法生產和在市場售賣。但藥廠必須進行許多臨床試驗,才能得到一些正面臨床試驗結果以作提交。於 2002 年, 歐文‧基爾希 博士領導的一個小組出版了對為 Prozac 、 Paxil 、 Zoloft 、 Effexor 、 Serzone 和 Celexa 在 1987 年至 1999 年間,提交給 FDA 的效力數據的分析,他們不僅只分析那些提交給 FDA 的正面試驗結果批准 , 他們包括那些得出負面結果的試驗 。其研究結論是整組抗抑鬱藥的效用很少或沒有,相比安慰劑效用是微不足道。 6 ...